一、隔音房设计核心原理
隔声(Sound Insulation)
通过高密度材料(如钢板、混凝土)阻挡噪音传播,减少声波穿透。吸声(Sound Absorption)
使用多孔/纤维材料(岩棉、玻璃棉)吸收内部反射声波,降低混响噪声。消声(Sound Attenuation)
在通风口安装消声器,平衡散热需求与噪声控制。减震(Vibration Isolation)
采用减震器或橡胶垫隔离机组振动,防止结构传声。
二、关键材料选择
隔声材料
外层:镀锌钢板、铝板或隔音板(如FC板)。
中间层:填充高密度隔音棉(如岩棉、玻璃棉),厚度100mm。
内层:穿孔吸音板(如聚酯纤维板)或吸声毡,增强吸声效果。
通风结构为采用吸声尖劈或波浪形吸音棉,声能转化未热能。
结合空腔结构提升隔声量(STC≥30dB)。
密封处理
接缝处使用密封胶或橡胶条,避免漏声。
门、窗采用双层隔声设计,门框加装磁性密封条。
三、结构设计要点
通风散热系统
进/排风口加装消声百叶或消声通道(长度≥1.5m),风速控制在3-5m/s。
可选低噪音轴流风机辅助散热,确保机组温升≤5℃。
减震基础
机组底部安装弹簧减震器和橡胶减震垫。
隔音房与地面间设置浮筑地板,阻断振动传递。
维护与可拆卸性
设计模块化面板,便于拆卸检修机组。
预留电缆、管道孔洞并做密封处理。
四、噪声控制目标
标准参考:
昼间≤60dB(A),夜间≤50dB(A)(根据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GB 3096)。
测试方法:
在厂界边界测量,通过第三方出具监测报告。
五、应用场景
商业/工业:商场屋顶机组、工厂车间空调外机。
民用:住宅区中央空调机组、酒店冷却塔。
特殊场景:医院、实验室、录音棚等对静音要求高的场所。